
-
随笔《乡村•城镇二重奏》
越来越多的乡村学子涌进城镇读书。不是乡村不美丽,而是城镇的步伐更快。 面对一座座农村逐步空旷的校园和日趋膨胀的城镇,有人莫名其妙地忧心忡忡,甚至惴惴不安。有这种想法的人,大多介于市民和农民之间。有的为日臻美丽的田园而落寞,有的为资源的投入而惋惜。而我要为农民子弟放声歌唱! 农村和城市只是两个不同的
3
- 0
- 0
-
散文《我第一次注意到母亲的手》
第一次注意到母亲的手时,我为人子已经五十多个年头了;母亲为母五十多个春秋了。二〇二五年春节前夕,母亲突然感冒了,——还很严重。在医院里,当护士拍打母亲的手背扎针时,我偶然发现母亲的手比我——他的已到中年儿子还要大,手指比我的还要宽,皮肤是异样的粗糙,但是不够厚实,只见青筋如蚯蚓蜿蜒,指节像竹节分明
52
- 0
- 3
-
从城乡移民看教育
序言很多人看一个地方的发展,总是习惯以城市的发展为标准。城市的溯源是以商贸为土壤,以人烟辏集为种子而萌芽。随着公共服务体系以必须的角色应运而生,它的魅力便让多少乡村人倾倒,向往城市生活,涌进城市居住。所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,都是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回归,或者是初来乍到不适应城市生活者的反应。广
40
- 0
- 1
-
随笔《在困惑面前》
哲学家、教育家杨献珍先生曾说:在困惑面前,不哭,也不笑,而是去理解。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阅历,没有最基本的政治信念,没有如炬的目光,面对困惑,还要讷于言,慎于行。每天睁眼闭眼之间,都会看到听到事,有时候还要亲自做事。不论看到的、听到的,还是亲身做的,都只是表象,至于为什么发生了,为什么要去做
29
- 0
- 0
-
散文 土地的尊严
今年夏季的一天,我骑车出去兜风,——哎,就在方圆十里之内。无论是通天大道,还是羊肠小道,周围的景色和凉爽的空气都令我心旷神怡。每一条路都没有尽头,但是我不敢尽兴饱览,因为我冷静地明白,电车蓄电有限,一旦因贪恋外物,就有可能推车步行回家,——就是路边有充电站,谁敢妄想正好就在电车“抛锚”的脚边呢?景物
39
- 0
- 2
-
散文 少年友谊
没有朋友必然要忍受心灵孤独的折磨,有了朋友不知道怎么维持友谊,而导致失去朋友,则会带来心灵的创伤、愧疚。我有一个朋友,是初中三年同窗同床。当年,他刚上初一,离家远,正好和我同位,就问我家里有没有空。我一听,也没和大人商量,就爽快答应了。从此,我们白天晚上形影不离,用那时的话说,就是“二合一”了。他学
47
- 0
- 0
-
随笔 对上进心的一点儿思索
对于一个学业上不求上进的人来说,即使给他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,到了困境他也懒得用这“举手之劳”,宁愿坐以待毙,连坐享其成的人都不如。所以想医治不求上进的人,用授之以渔的药方根本就是徒劳。不求上进的原因很多,其中很多是因为衣食无忧而安于现状,所以对父母依赖。作为一个年轻人,靠父母养着,而没有远虑,是人
7
- 0
- 0
-
找回自信 随笔
自信心本来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,不自信的心理源于后天的失败的打击。丧失自信的人要找回自信。丢失的东西再找回来就不像丢失那么容易了。自信在山的那边,在河的对岸。自信在困难手里,只有打败困难,困难才会把自信拱手相让,因为我们害怕困难,困难害怕自信,自信和困难是一对天敌。但是不要盲目相信自信,认为有了自
28
- 0
- 3
-
《青葱豆角》散文
市场上有个卖豆角的老者引起了我的注意。每次都是他的先卖完,别人的才开秤。可是价钱又比别人的高。我很纳闷。后来一打听,才知道原委。原来他趁豆角似成熟未成熟的时候摘的,而别人是等完全成熟才舍得摘下来卖的——这样分量重,可以多卖些钱。虽然俗话说“南京到北京,买的没有卖的精”,但是买家也是有眼光的。今非昔比
32
- 0
- 1
-
随笔《铁的定律》
我家搁置的烟囱里住了一家麻雀。突然发现掉在地上一只羽毛未丰的雏鸟,病恹恹地没有精神,耷拉着小脑袋,连小肚子都是瘪瘪的,好像几天没吃东西了。我好心把它送回家。没想到第二次掉了出来。我再放回去。谁料第三次掉了出来。我很纳闷,仔细观察,原来是另一只雏鸟把它推搡出来的。啊!凶手竟然是亲兄弟姐妹!对于一个生命
71
- 0
- 1